卢氏县官坡镇:“五星”创建中的“青春风采”
自“五星”创建活动开展以来,卢氏县官坡镇坚持目标导向,围绕创建目标、聚焦基层治理,开创年轻干部“小墩苗”人才培养锻炼模式,通过抽调机关年轻干部到专班当专干、到联系村包村等方式,让更多机关“新人”从办公室到村支部、“大院”到“地头”,并依托“导师传帮带”制度,让基层“泥土”,成为青春“热土”。
中坚力量要下沉,骨干更要“刀上磨”
30岁出头的余钱龙作为2019年第一批减县补乡人员,也是机关最早选拔的管理中层。从农业到文旅、武装、纪检、文化宣传等工作,与乡村紧密相关,可又总有些距离。今年“五星”创建中他主动带着岗位职责成了“文明幸福星”创建专班的专干。业务工作之余,他带着站所人员研究目标任务定方案、逐村指导解难题。他的身影活跃在文明幸福星的各个活动中,发动各村组织进行线上文化活动、开展摄影评比及宣传小视频比赛等;指导各村中秋期间开展孝老敬亲活动,除此之外还要指导审核各村创建“文明幸福星”的资料整理。他说:“以前在机关总是对上完成任务,现在通过‘五星’创建实地到各村指导开展文明幸福星的各类活动,才真的发现基层干部的‘根’是向下扎的,到群众里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工作的价值,找到青春的意义。”
90后的担当,是对这土地日渐深沉的爱
对于步入基层工作岗位不到一年时间的李铭来说,他身上有很多标签,“95后”、“业务专干”、“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”“包村干部”等,但要说最典型的标签还是“包村干部”。今年“五星”创建以来,对标工作任务,镇党委专门从年轻干部中挑选了一批包村干部开展“墩苗计划”。他就是“墩苗”的其中一员。对他来讲,为了完成“五星”创建涵盖的所有重点工作和重要指标,入村入户是他的包村工作常态,督促落实镇政府安排工作、联络群众感情、为村发展出谋划策是他的日常工作。他说:“天气一有刮风下雨,就会想到庄稼地,真心感受到越基层工作开展越不容易。下基层的时候以为机关就是基层,真正到村里的时候,才知道群众才是年轻干部的基层。把村里的事干好、把群众的事办好,才会让青春更有分量。”
术业有专攻,用特长补乡村干部的“短”
作为“五星”支部“生态宜居星”创建专班的专干徐炳,同样基层工作时间不足一年,但对工作业务可谓是相当熟悉了。在生态宜居星创建工作推进中,了解到村干部文化水平低、政策研究慢等问题,他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电脑操作强、业务钻研透的优势,把政策分解成简单易懂的“傻瓜式”模板,用简洁明了的PPT进行培训讲解,一下就解决了村干部的大难题。他持续入村进行业务指导,十几个行政村来来回回跑了不下五、六遍,对各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排查,推进厕所改造,五美庭院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落细。他说“这份工作使我充满自豪感,我用我自己擅长的东西,让村干部们少走了弯路,自己也对对业务更加熟悉,干工作的思路也更清了。正值青春年华,我们这些基层新人就应该脚踏实地,用自己的方式展现青春风采!”
以青春荧荧之火,汇聚“五星”创建之热。官坡镇还有许许多多像余钱龙、李铭、徐炳一样的基层干部,正是由于这种人才培养锻炼模式,让他们能“学在农村、干在农村”,自身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,成为“会学、会谋、会讲、会干”的全方位人才,在岗位“向阳绽放”,“连天线、接地气”,更快推进镇村工作融合、更高质质量推进重点工作、更好服务基层人民群众,促进五星争创等重点工作向纵深推进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在基层治理的考卷上,书写“年少有为”。